中國6/28調休上班 而國民黨立委也跟中國行事曆一樣 今天上班了 !! 國民黨團破門突襲立院 持續攻擊美麗島事件受害者陳菊
中國6/28上班調休上班 而國民黨立委也跟中國行事曆一樣 今天上班了 !! 國民黨團破門突襲立院 持續攻擊美麗島事件受害者陳菊
看國民黨攻占立法院,不如來看看美麗島事件的介紹:
立法院預計明(29)日召開黨團協商及全院的委員談話會,討論是否召開臨時會,不過稍早國民黨立院團總召林為洲等20多名立法委員,突襲立法院、破壞立院門鎖,隨即進入議場內霸占主席台,還在主席台桌上及地板上噴下「監委酬庸 拒絕背書」等字樣。國民黨立院黨同時發出聲明稿批評總統府日前公布的第6屆監委名單,聲稱若總統蔡英文不撤換陳菊,絕不退出議場。
國民黨突襲破門立法院...還在主席台噴漆
總統府日前提出的第6屆監委名單,院長由總統府前秘書長陳菊擔任,並兼任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原本立院預計要召開第10屆第1會期臨時會來處理監委人事同意權。不過,搶在立院明天進行黨團協商、全院委員談話會前,國民黨團今突襲立法院,破壞門鎖,直接進入議場。根據場內最新畫面,國民黨將椅子都堆在門前,還在主席台上用噴漆噴下「監委酬庸 拒絕背書」等字樣。
不滿監委人事案 藍:不撤換陳菊就不出議場
國民黨立院黨團同時發出聲明指出,總統府公布的監委名單引起社會強烈反彈,陳菊在高雄執政期間,其市府團隊遭到監察院調查58案,糾正案30案、彈劾案3案,因為陳菊,監察委員清廉、公正形象將蕩然然無存;而27位監委中,有24位與民進黨關係密切或具有黨籍,且在確定提名後才宣示退出政黨,「國民黨團對這項人事案絕對不接受」。
國民黨團表示,今天下午突襲立院,破門進入議場,就是要以行動向蔡政府發出最強烈的抗議,民進黨口口聲聲要廢考監,現在卻又把人事補好、補滿,不顧外界質疑,將在明天強行召開為期3週的臨時會,全力為陳菊護航,國民黨團堅決反對,拒絕召開臨時會,要求蔡英文撤換陳菊,不撤換陳菊,國民黨團絕不退出議場。
國民黨團聲明強調,做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只能以最激烈行動「自囚」的方式向蔡英文及民進黨政府表達最深沉的抗議,也希望社會對提名陳菊為監察院院長不滿的民眾、社會團體,自此刻起以各種方式聲援此次的抗議行動,喚醒蔡英文及民進黨這群政客的良知。提名一個乾乾淨淨、有社會清望之士為監察院長,對蔡英文有這麼難嗎?民進黨嘴巴說要廢考監,執政後將考監委員提飽提滿,這就是民進黨的「進步價值」?這就是民進黨給台灣人民的「民主改革」?
===
為甚麼國民黨這麼擔心害怕陳菊接監察院長?
青年時期的陳菊:
- 1969年,陳菊於從世新專校畢業後,擔任台灣省議會議員郭雨新的秘書,郭雨新當時是中國青年黨籍,陳菊也因此加入過中國青年黨。
- 美麗島雜誌社編輯委員[編輯]
- 1979年時,擔任美麗島雜誌社編輯委員。
- 197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紀念活動所衍生的美麗島事件,導致陳菊12月13日被逮捕。
- 入獄與遺書[編輯]
- 1980年1月,29歲,已知將受唯一死刑叛亂罪審判的政治犯陳菊在獄中寫下給台灣人民的遺書「願所有受苦、被受縛、被壓迫的人早日得到解放,願我深愛的故鄉──台灣的人民早日享有真正的公平、平等、自由、民主的生活。祈法律能象徵代表正義,而非只是統治的工具,形同具文愚弄人民。……」等文字[13][14]。
- 1980年3月18日,以叛亂罪被起訴。初期仍收容於警總的景美看守所, 葉島蕾被捕,才送到專門收容政治犯的土城清水溝「仁愛教育實驗所」(址為今新北後備指揮部)。服刑六年又兩個月後,在1986年出獄。
更何況在高雄深耕多年的陳菊,幫助高雄地方建設,如滯洪池,輕軌等
是真的很有執行力的一個高雄市長 !!!
更多陳菊介紹:
陳菊(臺灣話:Tân Kiok,1950年6月10日-),台灣政治人物,前民主進步黨籍(2020年6月22日因獲總統蔡英文提名監察院院長一職而退黨),出生於臺灣省臺北縣羅東區三星鄉(今宜蘭縣三星鄉[1][2][3][4][註 1])。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圖書資訊科、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碩士。曾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於獄中留下遺書;陳菊在美麗島事件後27年,回到事發地,擔任高雄首位民選女性市長,也是台灣首位女性民選直轄市長[6]。陳曾任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委、高雄市市長、東亞人權協會理事及總統府秘書長。
陳菊卸下勞委會主委一職後,以些微差距當選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第9任(民選第4屆)市長,後於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選舉中當選為合併後的首屆高雄市市長,2014年獲得99萬票,為競選對手楊秋興得票數超過兩倍,且為當次選舉得票數最高的地方首長,順利連任[7]。2018年4月21日,接任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就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11個市轄區而言,陳菊在高雄市執政長達十二年,為中華民國地方自治史上,僅次於胡志強,連續擔任同一地區的地方首長期間第二長者[註 2]。
2020年5月17日,陳菊辭去總統府秘書長一職[8]。同年6月,獲總統提名出任監察院院長,同時也退出民進黨。[9][10]
也趁這篇新聞討論,也好好介紹美麗島事件,個人推薦先從這篇:
看陳菊怎麼看待這些年的轉變。節錄如下:
投入反對運動是「一生最漂亮的選擇」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1979年的那一天,高雄街頭夜幕低垂,陳菊與後來出任民進黨主席的施明德等人拿著火把展開民主大遊行,未料,鎮暴部隊發動攻擊,任何人都無法抵抗催淚瓦斯的痛苦效應。當晚陳菊目睹一群市民們將鐵欄杆橫阻在馬路中央,阻止鎮暴車通行,她說「南台灣同胞的熱情沒有被嚇阻,反而協助我們力擋鎮暴車的攻擊」。
這一幕讓陳菊至今難忘,深刻體驗「人民最勇敢」;3天後,政府展開搜捕行動,演變成震驚國內外的美麗島事件,陳菊被法庭判刑12年,坐牢6年又2個月。
1979年9月8日美麗島雜誌在台北市中泰賓館舉行慶祝創刊酒會,引起一批民眾在會場外抗議,也引來許多人圍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19歲那年,因擔任民主前輩郭雨新的秘書,陳菊一頭栽進反對運動,也將自己置身於險惡的政治暴風圈,電話監聽、特務跟監,每天都生活在威嚇恐懼中。陳菊曾在「黑牢嫁妝」一書提及,出身農家、家族與政治絕緣,農家子弟憨直的個性,在恐怖年代如何能自處?陳菊坦言自己是「不知道害怕,而不是勇敢」。
40年前,偶然的機緣促使她投入反對運動,陳菊說,這是「一生最漂亮的選擇」。
根據2003年公開的調查局1210叛亂案文件,陳菊向當局說明自己從關心台灣所受的壓迫,進而認為,唯有台灣獨立才是台灣的出路,她將自己定位為人權工作者,而非只是黨外人士。
在最後陳述裡,陳菊寫著「自己追求台灣國際地位的獨立,將10年最好的青春貢獻黨外,心中無恨,只希望歷史悲劇不要再發生」。
歷經40年,陳菊被列在促轉會公布的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之中,當天晚上陳菊隨即在臉書發文說,「在我心中,我自始無罪」,終於得到國家認證,儘管晚了40年,仍然感到欣慰。
陳菊(臺灣話:Tân Kiok,1950年6月10日-),台灣政治人物,前民主進步黨籍(2020年6月22日因獲總統蔡英文提名監察院院長一職而退黨),出生於臺灣省臺北縣羅東區三星鄉(今宜蘭縣三星鄉[1][2][3][4][註 1])。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圖書資訊科、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碩士。曾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於獄中留下遺書;陳菊在美麗島事件後27年,回到事發地,擔任高雄首位民選女性市長,也是台灣首位女性民選直轄市長[6]。陳曾任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委、高雄市市長、東亞人權協會理事及總統府秘書長。
陳菊卸下勞委會主委一職後,以些微差距當選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第9任(民選第4屆)市長,後於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選舉中當選為合併後的首屆高雄市市長,2014年獲得99萬票,為競選對手楊秋興得票數超過兩倍,且為當次選舉得票數最高的地方首長,順利連任[7]。2018年4月21日,接任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就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11個市轄區而言,陳菊在高雄市執政長達十二年,為中華民國地方自治史上,僅次於胡志強,連續擔任同一地區的地方首長期間第二長者[註 2]。
2020年5月17日,陳菊辭去總統府秘書長一職[8]。同年6月,獲總統提名出任監察院院長,同時也退出民進黨。[9][10]
也趁這篇新聞討論,也好好介紹美麗島事件,個人推薦先從這篇:
看陳菊怎麼看待這些年的轉變。節錄如下:
投入反對運動是「一生最漂亮的選擇」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1979年的那一天,高雄街頭夜幕低垂,陳菊與後來出任民進黨主席的施明德等人拿著火把展開民主大遊行,未料,鎮暴部隊發動攻擊,任何人都無法抵抗催淚瓦斯的痛苦效應。當晚陳菊目睹一群市民們將鐵欄杆橫阻在馬路中央,阻止鎮暴車通行,她說「南台灣同胞的熱情沒有被嚇阻,反而協助我們力擋鎮暴車的攻擊」。
這一幕讓陳菊至今難忘,深刻體驗「人民最勇敢」;3天後,政府展開搜捕行動,演變成震驚國內外的美麗島事件,陳菊被法庭判刑12年,坐牢6年又2個月。
1979年9月8日美麗島雜誌在台北市中泰賓館舉行慶祝創刊酒會,引起一批民眾在會場外抗議,也引來許多人圍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19歲那年,因擔任民主前輩郭雨新的秘書,陳菊一頭栽進反對運動,也將自己置身於險惡的政治暴風圈,電話監聽、特務跟監,每天都生活在威嚇恐懼中。陳菊曾在「黑牢嫁妝」一書提及,出身農家、家族與政治絕緣,農家子弟憨直的個性,在恐怖年代如何能自處?陳菊坦言自己是「不知道害怕,而不是勇敢」。
40年前,偶然的機緣促使她投入反對運動,陳菊說,這是「一生最漂亮的選擇」。
根據2003年公開的調查局1210叛亂案文件,陳菊向當局說明自己從關心台灣所受的壓迫,進而認為,唯有台灣獨立才是台灣的出路,她將自己定位為人權工作者,而非只是黨外人士。
在最後陳述裡,陳菊寫著「自己追求台灣國際地位的獨立,將10年最好的青春貢獻黨外,心中無恨,只希望歷史悲劇不要再發生」。
歷經40年,陳菊被列在促轉會公布的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之中,當天晚上陳菊隨即在臉書發文說,「在我心中,我自始無罪」,終於得到國家認證,儘管晚了40年,仍然感到欣慰。
1979年12月13日,陳菊與後來出任民進黨主席的施明德等人拿著火把展開民主大遊行。(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麗島大審被告 唯一仍在政府高層 - 陳菊
當年美麗島軍法大審8名被告,僅陳菊一人還在政府決策圈。從街頭走入體制,陳菊常說「改革比革命困難」,作為運動者只要對自己的理想負責,但投入政治後必須對這個城市、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負責。
從社運工作者到走入體制,陳菊歷經台北市社會局長、勞委會主委到高雄市長等公職,曾經面對各種不同的抗爭、衝突,但她說,5年前高雄氣爆事件是她心中永遠的最痛,面對32具屍體與321人受傷,作為高雄市長的她必須負全責。5年過去了,「痛」仍深烙在心中。
陳菊說,美麗島大審判時,她面對的是自己與幾位同志的生死,但參與反對運動終究是「自己的人生選擇」;而高雄發生石化氣爆,面對的是上百個家庭的傷痛與茫然,這兩者的壓力與挑戰或許無法比較,但證明身為政治工作者,絕對沒有比投入運動來得簡單。
「革命可以高談理想、奮不顧身;但改革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非常謹慎,因為每一個決定牽動的都是上百萬人、甚至上千萬人的身家財產。」
「身為政治工作者,時時提醒自己,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不能任性只顧自己的理想,而不管人民的期待。」她說,特別是2300萬人就有2300萬種理想與期待時,如何兼顧、協調、平衡是政治工作最困難之處。如果背離人民的期待,不論理想多麼崇高,人民隨時可以把權力收回。
1980年3月18日警備總部軍法處在台北軍法處第一法庭公開審理「高雄事件」,被告張俊宏(前排左起)、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等7人到庭。(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灣已遠遠超出「我們當時的想像」
回顧美麗島事件40週年,陳菊說,台灣已經是非常自由民主的國家;站在40年後回頭看,現在的台灣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當時的想像」,不管是廢除萬年國代、總統直選,一直到民進黨執政、3次政黨輪替,歷史的峰迴路轉遠遠超出預期。
她表示,美麗島事件40年後,年輕一代的出生、成長過程,自由民主已經像空氣一般自然,這是作為美麗島參與者當初追求的目標之一,能有這樣的成果,她感到很驕傲。
「但台灣的民主與現況還是有一些需要努力的地方」,陳菊說,對外,台灣在國際上經常被打壓,我們只能盡力堅持價值、用在各個領域上的努力,讓世界看到台灣。
2003年12月13日時任行政院勞委會主委陳菊(右起)與時任立委張俊宏、時任副總統呂秀蓮參訪台北縣新店市國防部最高法院第一法庭,回憶24年前年接受美麗島事件審判過程。(中央社檔案照片)
看看從那年開始,國民黨政府對於台灣民主活動的恐怖,現實比電影恐怖太多,也許長輩看到返校之後,那句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應該很有感觸。
1979年 美麗島事件
1980年 林宅血案
1981年 陳文成命案
1984年 劉江南命案
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當時中國國民黨主政的蔣經國政府稱此為「高雄暴力事件叛亂案」)是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時發生於台灣高雄市的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一些理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的二十餘歲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往裡面釋放催淚瓦斯,以及照射強力探照燈朝群眾逼近,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1]事件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審判,其中施明德原先被以叛亂罪判處死刑。最後在美國國會議員以及各界的壓力下,除施明德被判處無期徒刑外,其餘皆以有期徒刑論處。
此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台灣民眾於美麗島事件後開始關心台灣政治。之後又陸續發生林宅血案(1980)、陳文成命案(1981)、劉江南命案(1984)撼動國際社會,使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國民黨只好漸漸不再堅持一黨專政,之後解除持續38年的臺灣省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逐漸走向民主化。
美麗島大審判的八位受刑人中,除林弘宣之外,其他的七位受刑者在出獄後,都曾擔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或者代理主席。呂秀蓮曾任副總統、姚嘉文曾任考試院長、陳菊現任監察院長、施明德和張俊宏曾任立法委員、林弘宣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
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當時中國國民黨主政的蔣經國政府稱此為「高雄暴力事件叛亂案」)是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時發生於台灣高雄市的一場重大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12月10日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一些理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的二十餘歲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往裡面釋放催淚瓦斯,以及照射強力探照燈朝群眾逼近,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1]事件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審判,其中施明德原先被以叛亂罪判處死刑。最後在美國國會議員以及各界的壓力下,除施明德被判處無期徒刑外,其餘皆以有期徒刑論處。
此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局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台灣民眾於美麗島事件後開始關心台灣政治。之後又陸續發生林宅血案(1980)、陳文成命案(1981)、劉江南命案(1984)撼動國際社會,使國民黨政府不斷遭受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黨外勢力的挑戰,國民黨只好漸漸不再堅持一黨專政,之後解除持續38年的臺灣省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逐漸走向民主化。
美麗島大審判的八位受刑人中,除林弘宣之外,其他的七位受刑者在出獄後,都曾擔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或者代理主席。呂秀蓮曾任副總統、姚嘉文曾任考試院長、陳菊現任監察院長、施明德和張俊宏曾任立法委員、林弘宣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
花媽陳菊 相關文章:
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一下意見,互動一下唄!